为深入探讨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凝聚共识,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近期,我校在教学楼技能竞赛中心召开教学委员会专项工作研讨会,19名教学委员会委员、教务处处科级干部、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处科级干部参会。会议由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军主持。

教务处副处长李福顺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模块化实习、2+1实习安排及课程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汇报。他通过详实的数据,展示了学校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并提出了未来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教学质量管理中副处长雷锋刚从综合评价改革、双高建设、人才数据平台及质量年报编撰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他强调了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年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依据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程书强校长内涵建设工作调研所做的重要论述,刘军以“一融两化五金”为题,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一是明确发展方向,融入国家发展大循环。应从专业建设的小逻辑中跳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循环中,对标岗位要求,细化课程标准,优化考试方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二是明确专业目标,提高专业竞争力。通过深化“以院办校,校融企”的合作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特别是聚焦财经、数字经济、服务经济及信创产业等前沿领域,为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三是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加强青年教师的考核管理,确保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过关,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从“师有证”向“师有能”的转变。他鼓励青年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更要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扎实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五是要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提倡通过学分置换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社会实践等多元化活动,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六是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提高学生实习和就业质量。加强与实体企业的合作,共建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会上,遵循严谨而民主的选举流程,针对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需求,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会议一致通过增选许朝辉、杨华及李刚刚等3名同志为教学委员会委员,以进一步增强教学委员会的整体实力与广泛代表性,为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与会委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就未来改革的方向和措施达成了共识。会议结束时,刘军处长对与会委员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融两化五金”内涵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新引擎,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学工作的革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更为学校未来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会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宝贵意见将成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同时,会议还进一步增强了教学委员会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共同推进学校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深化“一融两化五金”内涵建设,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更为陕西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出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