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我校“大思政课”厚德育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工作,3月20日下午,我校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大思政课”创新发展中心召开了“大思政课”厚德育人工作研讨会。我校省级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张思锋教授作报告,团队负责人、校长程书强出席。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张思锋教授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鲜活案例讲述黄大年生平、事迹与精神,生动还原了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投身祖国地球物理研究的感人事迹,重点解读其“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教育理念,号召大家学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赤子情怀,立足本职岗位,围绕“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第二课堂”建设目标任务,将爱国情怀转化为育人动力、将科研精神转化为教学资源、将团队协作转化为创新生态,以“厚德育人工程”为载体,打造“一人一策”育人方案,构建“榜样引领——师生共育——辐射推广”的育人模式,坚守教育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
程书强强调,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要始终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教学、科研双轮驱动,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陕财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针对下一阶段工作,程书强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聚焦“红色基因+财经特色”的融合创新。系统梳理陕西红色资源谱系,重点挖掘延安精神、照金精神、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中财经治理智慧,结合我校财经等优势专业,通过建立校地协同实践基地,形成“行走的思政课”品牌矩阵,推出一批具有秦川文化标识度的思政育人作品。二是构建教学科研双螺旋发展生态。实施“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等专项课题,推动课堂问题导向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创新的良性循环;建立教学案例资源库,制定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多形式实现成果共享。三是创新三维协同团队建设机制。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标杆,构建“名师示范领衔——青年骨干支撑——教学新锐跟进”的雁阵梯队,通过名师工作室引领,组建课程攻坚小组,推行项目责任制,形成“榜样引领——团队攻关——成果辐射”的链式发展模式,重点培育跨专业思政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国家级成果突破。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黄大年精神为指引,在教学改革中勇探新路,在科研攻关中敢啃硬骨,真正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力量。